为高水平开放再“加码”——全国政协委员和派提案建言对外开放(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欧班列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和热情参加。但在新发展格局下,还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困难和挑战,如:服务对象不够明晰,与产业政策衔接度有待加强;集结中心建设不均衡,边疆省份参与度有待提升;地理政治学存在不确定性,沿线合作度有待提升;组织运营方式有优化空间,服务效率有待提升等。
建议:一、实现与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规范中欧班列的补贴政策,充分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沿线各省份结合自己产业情况,强化班列与本地制造业的深层次地融合。发挥中西部比较优势,给予与中欧班列具有较高关联度的外向型产业过渡性扶持。积极落实《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促进东部地区将外向型产业、生产环节向内陆地区转移,构建起区域协同发展的外贸产业国内价值链。
二、加大边疆省份的建设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华北、东北地区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的建设,形成汽车、能源、农产品、快消品等生产加工基地和贸易集散基地,将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打造成为集货运、仓储、加工生产、装配制造、批发零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国际经贸服务平台。在内陆与沿边省区之间建立完善货物运输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货物运输管理机构,提高货源集结与班列运行效率,注重差异化、区别化、互补化。
三、提升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水平,夯实国际铁路联运的合作基础。扩大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同国内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与产能合作,不断充实回程货源。积极地推进国际陆运贸易规则的构建,拓展与中东欧、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国家间的运行新通道。铁路部门要强化与物流、港口、货代企业的合作,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整合运输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四、进一步优化组织运营方式,补齐信息化短板。加快中欧班列的信息化建设,整合海关检疫、铁路与港口、物流公司等运作主体的分散资源,打造跨境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全过程、多环节的高效信息衔接。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物流服务平台,实现箱货匹配和装箱方案智能化设计,提高集装箱的载重和容积利用率。
案由: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最高形态,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对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发展需求增多,以及综保区布局的持续优化,我国对综保区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我国综保区的建设仍存在保税功能发挥受限、服务业开放力度不够、配套政策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
建议:一是逐渐取消物理围网管理,释放保税制度红利。从国际经验看,欧洲国家如荷兰等,将保税政策赋予达到一定资质的经营主体,而非特定园区(比如海关特殊监管区、或自由贸易园区)。南美洲国家如哥伦比亚有一类园区为“特别自由贸易园区”,主要特征是仅为一家公司所用,将保税功能赋予企业主体。这些做法表面上主要解决因地理位置、面积或设施等导致企业没办法迁入园区,无法享受保税政策的问题,但本质是突破了保税功能的空间限制,更好地发挥保税政策作用。我国一些自贸试验区方案中提出支持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的“两头在外”航空维修业态实行保税监管,未来可以以此为基础,分步骤分阶段取消物理围网,推动现有“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由“园区管理机构”向“功能管理机构”转变。
二是探索监督管理模式创新,推动服务领域开放。目前,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仅2条,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未来我国仍有开放空间的产业集中在服务领域。由于管理复杂性较高、开放风险管控难,当前我国服务领域开放进程相对缓慢。综合保税区应发挥创新优势,在服务领域的开放监管上探索创新。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若干试点,依托综合保税区建设“服务贸易特殊监管区”,针对图书、音像制品等尚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上的行业,开展类似“两头在外”加工贸易的方式,即从国外引来素材,可以适当融入中国元素,在综合保税区制作,然后再出口,与境内不产生联系,不会对境内造成风险。同时,开展对内容“监管学习”,制定更加有效的监管措施,待管理经验和能力逐步提升后,允许进口到境内。
三是加强政策制度创新,支持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可通过综保区范围相对小、易于监管的特征,对一些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所需的突破性政策制度优先在综保区内实施。例如,支持发展离岸贸易,探索发展离岸贸易所需的税收安排,并加强海关、税务、外汇系统的后台数据统一管理,联合海关、外管等部门建立离岸贸易行为检测分析体系,防范离岸贸易风险,待管理完善成熟后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开展离岸贸易。在综合保税区内率先降低资金跨境、人员往来、数据流动等方面管制,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政策等,打造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新增长极。
案由:顺畅高效的数据跨境安全审查体系对于在跨境场景下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十分重要。随着粤港澳三地区域一体化发展、科技协同创新等方面的逐渐完备,粤港澳大湾区面临丰富的跨境金融场景需求,但还面临数据跨境合规义务识别困难,数据安全评估审批时间长、有效期短,以及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协同机制缺乏等短板。
建议:一、优化机制。在网信办建立金融数据出境评审委员会,提升部门间协同程度;发挥行业协会技术标准专业力量,开展自律管理,制定金融数据出境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指导标准,提高数据出境安全审查的质量和科学性;区分具体金融数据出境场景的风险等级,对低风险金融数据出境场景进行目录管理,建立简单快速金融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审批机制;在前海设立网信办派出机构,负责对低风险的数据出境场景进行完备性审查与实质性审查,省级网信办或国家网信办负责结果确认和备案;进一步扩充一般数据出境的豁免场景;定期更新并发布关于金融数据出境的具体指南和案例分析,尤其针对具体应用场景、数据字段的解读,披露安全评估、标准合同备案被否案例及其原因,帮企业更好地理解数据出境的合规要求。
二、优化流程。参考IPO流程对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机制来优化,建立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机制的申报前辅导、形式审查、实质性初审、反馈、问询、上会实质性审查等清晰规范的流程;提供在线咨询服务,继续通过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实务中的普遍的问题,确保企业能够及时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提升能力。行业协会编制规范市场机构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指引和组织能力要求;明确执法人员、从业人员参与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业务的资格要求,发布相关工作规范指南;逐步推进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组织针对执法人员、第三方市场机构、企业内部数据合规官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的系列培训;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执法人员、第三方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邀请行业专家讲解数据出境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及最佳实践;开发线上学习平台,提供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相关的课程资源,方便有关人员随时学习。
案由:近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数量迅速增加,通道运营能力不断的提高,逐步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与高水平发展的标准相比,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还存在平台整合能力不够强、多式联运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立等问题。
建议:一、构建全国性通道运营体系。国家层面优化完善现有的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建设区域集结中心和开行定制化铁海联运班列。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市共建物流、贸易、产业、金融、数据一体化生态圈,并依托中新(重庆)战略性相互连通示范项目,联动新加坡,利用其国际贸易港的优势辐射东南亚。持续做大“运贸产”一体化规模,依托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央企的海外布局,以重庆为管理总部,成立服务陆海新通道供应链的专业化公司和海外公司,提升辐射全球的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
二、高位推动建设陆上贸易规则体系。深度参与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强化铁路运单物权化试点与多式联运规则、物流金融创新等有效对接,联动金融、司法、海关、立法等多部门一同推动陆上贸易市场规则、立法等创新。持续推动铁路集装箱“一箱到底”全程多式联运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程服务模式,推动建立国际多式联运中心。
三、阶段性降低西部陆海新通道经营成本。从先期培育运能、支持西部尤其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角度,对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铁铁等联运班列给予更大力度的运费降低、阶段性减免,提升对外运价的整体竞争力。可采取“铁路方面降低运费、地方承诺保底运能”的挂钩机制,以及在未来五年“逐年运费退坡”等新型合作方式。
四、持续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数智通道”,依托5G、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应用,共建陆海云、陆海链、陆海物联网数字化服务,在通道沿线统筹建设数智园区。加强金融要素支撑,建设对外开放通道保险综合服务平台,探索跨区域多边保险交易市场服务,建立直保、共保、再保险等多层保障机制,助力通道上下游企业提升投保效率。开展多层次交流,推动建立商会联盟、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支持发挥“重庆-新加坡”双枢纽功能。
案由:鲁班工坊是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天津原创并率先实践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知名品牌。自2016年以来,天津已经在亚、非、欧三大洲20个国家建成了21个鲁班工坊。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方面,鲁班工坊建设围绕中非合作、上合组织、中国+中亚五国、金砖、阿拉伯国家联盟等多边合作机制,实现了中国标准、模式、装备和方案的整体输出,加深了我与各合作国的职业教育交流合作。鲁班工坊服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为海外的中资企业培养培训了大批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鲁班工坊有效推动了中国职教标准的输出,目前已有14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纳入合作国家国民教育体系。面对可持续发展和高水平发展的需求,鲁班工坊建设还缺乏资金保障、鲁班工坊的知识产权尚未得到一定效果保护。
建议:一、建立央地协同机制,将鲁班工坊纳入国家援外计划。在鲁班工坊升级为国家战略并在全国推广建设的背景下,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建立资金奖补机制,对鲁班工坊建设予以经费支持,加强国家层面资金保障。同时,建议教育部、外交部、商务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深化鲁班工坊建设的央地协同机制,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和共建“一带一路”需要,制定鲁班工坊建设发展规划,将鲁班工坊建设纳入国家对外援助计划,推动使用援外资金建设鲁班工坊,共同打造鲁班工坊示范项目。
二、建立健全鲁班工坊知识产权体系。“鲁班工坊”是一个整体品牌、整体词汇,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协同地方加快推进鲁班工坊商标注册工作,进一步健全鲁班工坊知识产权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王斌: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推动内蒙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案由: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背景下推进内蒙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备极其重大作用,既能为国家向北开放战略提供人力资源支撑,也能深化内蒙古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程度。相较于国内发达地区,内蒙古地区职业教育还存在规模偏小、水平不高、层次较低、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与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之间差距明显。
建议:一、统筹为要,在国家层面制定内蒙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为内蒙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明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提供资金、技术、师资、培训以及政策扶持,对不一样的层次类型的职业院校在经济走廊建设中的任务与要求给予充分的指导,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平台。宏观层面细化国际合作领域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明确内蒙古自治区职业大学本科院校的发展布局和规划。支持内蒙古职业教育发展涉及的国际合作与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健全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机制,促进政府、学校以及企业密切合作,对各环节进行统筹安排,由不同行政部门掌握的职业教育资源应统筹安排使用。统筹内蒙古中东西部发展需求,充分激发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包头工业城市定位清晰、职业院校的建设历史积淀深厚技能人才办学特色鲜明,建议优先支持建设包头职业技术大学,开展“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建设所需的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储备和交流。
二、优化结构,重点发展优势紧缺专业。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在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体系随之发生改变,产业体系布局也一直在优化。教育部适时对自治区高教高职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予以指导,一是着眼于重点产业布局,建成共建共享的教育资源信息平台,发展紧缺专业,重点培养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所需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技术人才。二是着眼于重点区域培养机械设备类、电气类、新能源类人才,形成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范。在制度层面,逐渐完备职业教育有关政策,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和权益。特别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专项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通过院校升级、资产金额的投入、师资招聘、培训以及媒体宣传等方面对职业教育发展予以推进,着力打通职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的通道。
三、提高站位,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着眼内蒙古职业教育服务与支撑能力建设,建议在内蒙古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吸收国际化办学理念,促进教育与经济循环,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相融合,人才链与产业链相融合,切实承担起服务与保障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历史使命。
案由:辽宁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省份和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推进辽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推动京津冀和东北地区发展,特别是辽宁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辽宁与京津冀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通行条件更加畅达,新开通的京沈高铁更是将辽西地区纳入了北京90分钟经济圈,完备的交通基础设施便利了区域间经济往来、人流物流畅通。区域间交流合作更加深入,沈阳市与北京市建立了对口合作机制。教育科学技术合作进一步深化,辽宁多所高校与北京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教育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关键技术探讨研究。项目招商合作全面加强。大连市加强与环渤海各港集装箱业务合作,稳定大连至秦皇岛、黄骅、曹妃甸等内支线班轮航线。葫芦岛市吸引国内投资中来自京津冀地区投资占60%以上。作为京津冀地区休闲旅游目的地,辽宁沿海是京津冀地区自驾游旅客的线路之一,葫芦岛市每年国内游客接待量,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客源占比达到50%-60%。并且,为切实加强辽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辽宁省“十四五”规划已明白准确地提出强化辽宁与京津冀合作,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在推动建设当中。
建议:一、协助搭建我省与京津冀地区融合对接的沟通平台。从国家层面,推动我省与京津冀地区共建“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合作对接载体,立足于辽西先导区建设,探索建立我省与京津冀地区的区域联席会议制度,为高层互访、利益共享、项目建设、合作方式等方面提供基础保障。
二、继续强化对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支持。两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力支持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域内的阜新、朝阳两市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由于辽宁省区域政策调整,铁岭市和葫芦岛市与示范区两市联系紧密,也已具备承接各类产业转移的基础,因此建议将铁岭、葫芦岛市也纳入示范区范围,争取有关政策支持,释放发展活力。